在崇阳县白霓镇
有一座千年古堰
你知道吗?
今年,我市开展文旅普查
进行梳理挖掘整理再考
本期,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
崇阳石枧堰
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石枧堰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油市村白石港中段,据碑文记载石枧堰始建于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后经多番维修,现堰长158米,高6米,建筑牢固美观,水曲如游龙。石枧堰最早的修缮时间在后唐长兴年间,最初用巨木垒堰挡水,南宋时改用条石取代木头,后又历经多次修缮才得以保存至今。
古堰由拦河大坝、泄洪口等结构组成,千年来古堰浇灌邻近数千亩良田,是崇阳遗留下来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宏大水利工程。
古人为何将石枧堰修建于此?
从地质角度来看,石枧堰坝址的选择充满了智慧。
它位于白石港中段。白石港发源于赣鄂两省三县交界的三界尖支脉笔架山西南麓的荆竹坑,水流湍急,水量充沛,为石枧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白石港中段地势相对较低,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下扬子陆块幕阜山被动边缘褶冲带内的通山倒转向斜北翼西部,主要出露二叠系吴家坪组灰色厚层块状生物屑泥晶灰岩,岩层稳定、岩石坚硬,为石枧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白石港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形成了一些弯曲的区域,水流经过这些弯曲的区域会产生回旋和减速的现象,形成回水湾,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宽阔且水流较为平缓的水域,减缓河流对堰体的冲击。
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古人在两石山咀相夹的窄处、回水湾的下游、水流平缓处、河道基岩之上修建了这座雄伟的水利工程。
可以说石枧堰的选址是基于水利条件、地形特点、河流冲击力、水流特性以及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这无疑体现出了古人的智慧,这些因素共同确保了石枧堰的稳固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使其能够历经千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石枧堰千百年来如何抵御洪水冲击?
石枧堰不仅基础稳固,结构也奇特无比。古人通过斜向布置增加拦河堰的长度,提高溢洪能力,降低堰上水位,减小洪水对堰体的冲击。
堰体最初为草木结构,后改为干砌条石结构,之后又辅以石灰黏结勾缝,铁闩铁锭连结固定,稳定性增强。
石枧堰渠首枢纽的堰体底部创造性设计了独特的泄洪排沙底孔,孔口横断面呈矩形,宽约1.5米,高2米,孔口设有闸门,方便开启。
汛末,开启底孔泄流,降低堰上水位,以便检修维护堰体,同时能排出坝前淤积的泥沙。
泄洪排沙底孔的设计和运用使得石枧堰安全稳固运行1000余年而不淤废,至今仍保留较大的库容,这一设计在古代堰坝建筑中极为罕见。
石枧堰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石枧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以其原生态的秀美景观吸引着大批游客。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石枧堰的雄伟壮观,感受到古代水利工程的魅力。
同时,他们还可以沿着石枧堰溯溪而上,领略到崇阳山水的秀美风光。
石枧堰不仅是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还成功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肯定,更是对其在文旅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可。
随着石枧堰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这座千年古堰,感受它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石枧堰所在的油市村也依托石枧堰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打造小自然田园综合体、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切身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惬意。2021年油市村入选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2023年被评为省级旅游名村。
如何对石枧堰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利用?
今年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在文旅普查过程中,针对石枧堰现状结合崇阳政府对此的旅游开发规划,同时契合文旅普查新发现定义,发现该资源点的旅游价值仍明显被低估,将该资源点定为新发现资源单体,建议将石枧堰、远陂堰、枧港民宿、当地有名的小自然度假村、古堰湾等高等级资源点进行整合,组合成5级资源点,打造以石枧堰为中心,以石枧堰所处的高堤河为连接枢纽,形成一个以康养+研学为主的复合型旅游路线。
总之,崇阳石枧堰以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和丰富的文旅资源,成为地质研究和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将继续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崇阳县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