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金秋稻黄美如画,田间绘就“丰收图”
图/闻斌 摄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稻菽千重浪,沃野庆丰收
图/闻斌 摄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这里举目是景、移步是画
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藏于“崇山峻岭之中”
遍于“阳光灿烂之地”
将崇阳的秋天点缀得诗意盎然
与山间清风为伴,寻大湖山的秋意斑斓
图/戴劲松 摄 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大山深处的青山湖,山水相依、洞泉相映、风景如画
图/戴劲松 摄 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今天,跟小编一起领略
这座“人间新天府,世外小桃源”
的“宝藏景点”和魅力吧~
图/崇阳文旅
PART.01
三特浪口森林温泉
图/崇阳三特浪口温泉
崇阳自古有“百泉之首”美称。浪口森林温泉位于崇阳县白霓镇浪口村,源自天然,依山势而建,融合了森林、温泉、山野等原生态资源,打造出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天地,宛如世外桃源。
图/崇阳三特浪口温泉
37个精心设计的露天泡池错落有致地散布于森林之中,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能感受大自然的呼吸。还有日式汤屋,让人沉浸于宁静的传统泡汤风情。
图/崇阳三特浪口温泉
温泉日出水量达4000立方米,平均水温45℃,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能达来良好的疗愈和康养之效。
恒温无边泳池 图/崇阳三特浪口温泉
天际线与碧波相接,无边泳池不仅是游泳的胜地,更是拍照打卡的绝美背景。
PART.02
茅井村
图/咸宁文旅
茅井村位于崇阳古八景“葛洪炼丹”的葛仙山脚下,葛仙泉静静绕着茅井村缓缓流淌,形成了“上有葛仙山,下有葛仙泉”的景观。
图/咸宁文旅
清代中晚期修建的古桥,200多年的古树,还有古泉、古井、古洞、古禅、古庙、古驿道、古龙头、古石板,成就了茅井村“十古仙村”之名。
摄/沈小龙
这座石块垒积的古桥,是游人镜头里的常客,依绿树溪泉为点缀,是出片率极高的打卡点。
摄/沈小龙
水湾勾勒出田园,氤氲在农家的屋顶,茅井村在朦胧的薄雾中变得逐渐清晰。
摄/沈小龙
没有浓郁的商业气息,这里只有青山绿水、白墙灰瓦,巷道纵横,袅袅炊烟,闻到的都是人间烟火的味道,治愈疲倦的身心。
PART.03
回头岭村
图/咸宁文旅
寻回头古村,品千年古韵。这个小村庄里,完好地保存了500多处明清古民居,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2014年就被纳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图/咸宁文旅
白霓镇虎头冲曾家古民居群,因坐落在山冲之头,其地形似进山老虎,故名虎头冲。
虎头冲曾家古民居群保存较为完整,建于清代同治四年,共4个大门,大小房屋100余间,曾有大小天井48个,占地万余平方米。
图/咸宁文旅
古民居的每一处景观,都是一道风景线。大门高大空旷,堂屋雕梁画柱,民居规模宏大,颇有气势。
清一色的青砖墙体和黑色布瓦,硬山式的屋顶耸立着突出的马头墙,特高的外墙上安装着雕刻精细的石窗,醒目的黑白檐灰百余年色泽不褪。
图/咸宁文旅
不止山川秀美,回头岭村更是人杰地灵。这里是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故居所在地,民居坐南朝北,一进三重,共有大小房屋二十余间,对于研究鄂南传统民居也有较高价值。
PART.04
石枧堰
图/咸宁文旅
石枧堰位于崇阳县白霓镇油市村白石港中段,始建于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后经多番维修,现堰长158米,高6米,建筑牢固美观,水曲如游龙。
图/崇阳文旅
古堰由拦河大坝、泄洪口等结构组成,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是古崇阳遗留下来的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宏大水利工程,已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图/咸宁文旅
石枧堰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以其原生态的秀美景观吸引着大批游客。
图/咸宁文旅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石枧堰的雄伟壮观,感受古代水利工程的魅力。同时,还可以沿着石枧堰溯溪而上,领略崇阳山水的秀美风光。
PART.05
洪下十里画廊
图/咸宁文旅
崇阳县天城镇洪下村,是湖北省级旅游名村,深藏在幕阜山北麓崇山秀林之中,隽水河贯穿全境达10余里,两岸山重叠嶂,植被茂盛,山清水秀。
图/美丽乡村如画卷 张大乐摄
洪下十里画廊,一步一景一画卷。图/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漫步其中,犹如人在画中游,洪下村“十里画廊”由此得名,被誉为鄂南“小漓江”。
关于崇阳洪下,古人多有感慨。一代高僧释宏度冬日路遇洪下时感慨“水潺潺处磷磷石,无复春流滚雪涛。两岸人家隔烟断,一泓清浅恰容舠”。
图/咸宁日报
时值秋季,瑟瑟秋风伴着芦花飘荡,光在岸边听着芦苇摇曳的声音,游人放空自己,极其惬意。
图/咸宁日报
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外,境内还有抗倭将领刘景韶墓、王佛秉烈士遇难处、福波庙、雪屏寺等人文景观。另分布有桃红村鄂南松王、汪家山瀑布、螺形山、莲花洞、花子洞、金鸡听水等自然景点。
图/咸宁日报
美景招远客,胜迹留仙踪。洪下十里画廊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
游崇阳
寻香访泉、寻文访古
看秀丽山水之间
古香古韵、相得益彰
移步皆是景🐾